關於李梓敬

誰是李梓敬?5 月 21, 2023

「全程高能,輾壓造謠廣播公司」
— 前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

簡短介紹:

李梓敬(英語:Dominic Lee Tsz-king,1984年1月22日—),新民黨中央委員,公民力量成員,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政協,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(新界東北)。曾任深水埗區議會又一村民選區議員,職業為公司董事。

詳盡介紹:

李梓敬(英語:Dominic Lee Tsz-king,1984年1月22日-),是新民黨中央委員,公民力量成員,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政協,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(新界東北)。曾任深水埗區議會又一村民選區議員,職業為公司董事。

李梓敬曾就讀於拔萃男書院和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,在美國萊斯大學完成經濟學學士學位,在香港城市大學完成法律博士 (J.D.) 。他在大學時期已經開始創業,設立網上平台買賣教科書,並在畢業前將企業賣給雷曼兄弟前高層。之後,他再次建立不同的網絡銷售平台,售賣廚具、寵物產品、嬰兒產品等等。在2011年,他加入家族電子零件生意,負責網上銷售和網絡營銷。

政治方面,李梓敬在大學時期就開始學習參與政治方面的活動,曾為美國眾議員當見習生並參與美國總統選舉的工作。回到香港後,在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,李梓敬在所居住的又一村選區參選,得2277票大比數擊敗對手,當選深水埗區議員。
2020年,李梓敬加入了公民力量和新民黨,報名參選當年原定的立法會選舉,爭取新界東的議席。不過由於疫情的關係,特區政府宣布,將選舉押後一年。2021年8月,在2021年香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中,李梓敬參選爭取第三界別基層社團界別的議席,最終成功當選。在2021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,李梓敬參選新界東北,最終以61,245票當選立法會議員。

李梓敬善于運用社交媒體,與市民溝通。2019 區議會連任失敗之後,他有感在選舉期間飽受網上抹黑影響極深。因此,他便聯同一班立志服務社會和市民的建制派年輕人創立KOL100計劃,在YouTube拍片發聲,並取得超過30萬訂閱。作為KOL100計劃的發起人,李梓敬希望通過網絡平台傳播正面信息和觀點,打造一個建制派的聲音陣地。他認為,在2019開始的兩年社會動蕩中,黃媒和網紅佔據了輿論優勢,並對建制派進行了不公正和不客觀的報道和評論。他希望能夠改變這種局面,並讓更多市民了解建制派的理念和工作。

除了拍攝視頻之外,李梓敬也積極參與國際輿論和外交工作。曾代表香港參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,並接受外媒,包括BBC《HARDtalk》節目訪問,就香港的情況發表演講和回答問題。他認為,在國際舞台上,西方政客和媒體有很強的影響力和話語權,並試圖抹黑中國和香港政府,並推動對中國實施制裁和干預措施。他希望能夠用事實和理性,來反駁這些不實和偏見的言論,並展示一個真實、多元、包容、進步的國家及香港形象。

26/06/2024

中國公共部門正積極採用人工智能,智譜和科大訊飛嶄露頭角

2024年上半年,有81個涉及使用大型語言模型(LLM)的公共項目,競標成功。而去年同期,僅有一個項目成功競標。 政府數據顯示,今年以來,中國大型企業加快了採用人工智能的步伐。上半年,相關項目的合同數量激增。根據中國政府採購網和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,網站上公佈的數據,從第一到第二季度,涉及使用LLM的招標合同數量,大幅增長——前三個月為23個,4月至6月24日為58個。這些合同都使用了「大模型」這個關鍵詞。 LLM技術是一種支持對話式的人工智能機器人,如OpenAI的ChatGPT。2022年底,由微軟支持的OpenAI,推出廣受歡迎的聊天機器人。自此,中國的科技公司,也競相推出數百種自主研發的LLM,以及以LLM為運行基礎的產品。網站顯示,2023年上半年,與LLM相關的招標合同僅有一個,而在去年的第四季度,這個數字有所增加。   由於只有涉及公共利益和安全、公共資金或外國公司貸款的項目,才需要公開披露,因此這些合同反映了中國大型企業的業務重心。百度、華為、騰訊等科技巨頭,以及一些資金充足的初創公司,在上半年都成功中標。 這些數字可以讓人們初步瞭解AI在中國日益發展的情況、誰在這一領域取得了最大進展,以及這些技術應用於哪些行業。 能源、電信、金融和科研等相關部門,最希望能夠利用LLM的潛力。這些行業所涉及的項目數量分別是19、14、12和10個。 北京某區的環境保護部門,購買並定制了LLM,來幫助他們預測洪水情況。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和中國招商證券,利用智譜AI(總部位於北京的初創公司)所開發的LLM,從其多年運營所積累的素材中,提煉出知識和技巧,從而促進員工的工作便利。 中國能源巨頭,正運用LLM來發現電網和石油勘探設備的潛在問題。 中標最多的並不是中國的傳統互聯網巨頭,而是被譽為「中國AI四虎」的智譜AI。今年,與LLM相關的競標合同中,智譜AI中標最多,達12個。以語音識別技術著稱的科大訊飛,成功中標了10個合同,這些合同主要來自國有企業和政府機構。百度和華為分別中標了五個和三個合同。 從月度來看,第二季度LLM合同招標的速度顯著加快。一月、二月和三月分別有9個、5個和9個合同,成功中標。四月,這一數字躍升至20個,五月為24個,六月則有14個。此外,81個合同的總價值為人民幣4.33億元,平均每個合同約530萬元。
19/06/2024

NVIDIA 在CVPR大會上展示視覺AI的最新進展

計算機視覺和模式識別(CVPR)大會,於6月17日至21日在美國西雅圖舉行。NVIDIA研究人員在大會上,展示了最新的視覺生成AI模型和技術。這些研究成果包括定制圖像生成、3D場景編輯、視覺語言理解,和自動駕駛感知等領域。 「人工智能,尤其是生成式AI,代表了一項關鍵的技術進步。在CVPR大會上,NVIDIA 研究部門展示了我們是如何突破極限的——包括為專業創作者提供強大助力的圖像生成模型,和幫助實現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。」NVIDIA學習和感知研究部門的副總裁Jan Kautz說。 在50多個NVIDIA研究項目中,有兩篇論文入選CVPR最佳論文獎候選名單——其中一篇探索了擴散模型的訓練動態,另一篇則探討了自動駕駛汽車的高清地圖。 此外,NVIDIA在CVPR自主駕駛大獎賽的“規模化端到端駕駛”比賽中勝出,從全球450多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。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,展示了NVIDIA在使用生成式AI,進行綜合自動駕駛車輛模型方面,所進行的開創性工作,並由此獲得了CVPR的創新獎。 其中一個研究亮點是JeDi 技術。JeDi 是一項允許創作者快速定制擴散模型的新技術——這種方法是目前文本生成圖像的主流方式。無需在自定義數據集上耗時地微調,只需使用少量的參考圖像,JeDi就可以呈現特定的圖像或角色。 另一項突破性技術是FoundationPose 模型。這是一種新的基礎模型,能夠在不進行逐個對象訓練的情況下,瞬間理解和追蹤視頻中物體的3D姿態。這項技術打破了性能的新記錄,並有望解鎖新的增強現實(AR)和機器人應用。 NVIDIA研究人員還介紹了NeRFDeformer。這將簡化使用單個RGB-D圖像轉換NeRFs的過程,以及簡化將捕獲的2D圖像更新為3D場景的過程。 在視覺語言方面,NVIDIA與麻省理工學院(MIT)合作開發了VILA。這是一系列新的視覺語言模型,在理解圖像、視頻和文本方面,達到了業界領先水平。憑藉推理能力的提升,VILA甚至可以通過結合視覺和語言理解,來解讀網絡圖梗。 NVIDIA的視覺AI研究跨越多個行業,其中十多篇論文探討了自動駕駛感知、導航和規劃的新方法。NVIDIA的AI研究團隊副總裁Sanja Fidler展示了視覺語言模型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中的潛力。 NVIDIA在CVPR大会上所呈现的廣泛研究,展示了生成式AI能够賦能創作者,加速製造業和醫療保健的自動化,同時推動機器人技術的發展。  
12/06/2024

快手發佈強大的視頻生成大模型「可靈Kling」

近日,由中國視頻公司快手(Kuaishou)開發的可靈(Kling) AI 視頻模型,正式上線。其特性與今年年初OpenAI 發佈的 Sora,有許多相似之處。主要功能包括生成更長的視頻、更合理的動作,以及多序列鏡頭,並且能更好地遵循指令。與 Sora 不同的是,Kling 已經推出等候名單,並開始向用戶開放。 OpenAI在二月份推出了Sora,並逐漸受到創作者的青睞,其中包括五位獲獎電影製片人,他們將在翠貝卡電影節(Tribeca Film Festival)上,首映Sora製作的短片。儘管如此,Sora 仍未向公眾廣泛開放。 關於Kling 的介紹 根據快手表示,Kling 可以根據單一指令生成視頻,其生成的視頻分辨率高達1080p,時長最高可達2分鐘(幀率30fps)。它還能「精確地模擬物理世界的特性」,這是大多數 AI 模型難以實現的功能。Kling採用了類似 Sora 的技術路線,使用專有模型,支持多種縱橫比和鏡頭類型。 官網上顯示,除了生成特性以外,Kling還具有先進的臉部和身體的3D重建功能,可以改進視頻中的所有表情和肢體動作。 Kling 所做的視頻如何? 這些視頻中,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點是真實性。在一些片段中,也會存在像其他 AI 視頻中,所出現的模糊現象,但模糊程度較輕。在一段鸚鵡的視頻中,你幾乎分辨不出它是否是真的,而且你也很難確定那段吃漢堡的視頻是否是真實的。 總體來看,Kling 能夠創建精准的動作,更好地模擬現實世界的動作和物理特性,並且能夠將現實世界的真實感重現出來。 這對 Sora 意味著什麼? 如果快手公司考慮在更廣泛的區域發佈Kling,讓中國以外的用戶能夠使用,那麼這種競爭,將有助於激發創造力和創新。Kling的發佈,相信也會推動 OpenAI 儘快發佈 Sora。
04/06/2024

上海研究人員開發出更精確的AI氣象預報大模型

6月3日,上海科學智能研究院和復旦大學,聯合發佈了全新升級、AI 驅動的氣象預報大模型——伏羲2.0。 與之前的模型相比,伏羲2.0 的預測準確性更高,預測速度僅為傳統數值模式的1/1000,同時成本更低,可預測的時間更長。 預計在它的幫助下,中國的早期預警、風險管理,和災害防禦能力,將得到顯著提升。 上海科學智能研究院院長漆遠表示「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頻發,因此天氣預報急需改進。伏羲2.0 可以提供更準確和及時的預測,從而減輕極端天氣帶來的災害」 上海科學智能研究院地球科學負責人李昊強調,伏羲2.0 在極端天氣現象預測方面,取得了重大突破,其準確性超過了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(ECMWF)的短期和中期模型。 去年12月,伏羲1.0首次亮相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(COP28),成為中國首個能夠預測未來15到60天預報的次季節大模型。 李昊表示,伏羲2.0 可以實現全國範圍內,1公里高分辨率地面氣象要素預報,同時能夠做到每小時更新一次預測結果——相較于現有模型的10到25公里的分辨率,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。 對於新能源領域,伏羲2.0 能夠提供更準確的風速、輻照和發電預測,優化風電和太陽能發電,改善電網負荷平衡,並減少棄風棄光現象。李昊說「伏羲2.0如同風電場和太陽能電站的智能導航系統」 航空領域可以利用伏羲2.0,對低雲量和總雲量進行預測,同時有助於預測積冰、顛簸、光線明暗不均等現象——這些天氣現象會影響飛行體驗和成本。 上海科學智能研究院,攜手氣象服務、科研組織及行業領軍者等10家機構,共同宣佈成立智能氣象創新生態聯盟。 該聯盟將依託伏羲2.0,深化研究、教育與行業之間的合作,推動智能天氣預報技術邁向新高度。